2025年秋末,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青年就业领域正亟需多元突围路径,而两个看似无关的场景给出了生动实践:吉林长春,第二届“青领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决赛现场,长春工程学院团队凭借《融合多源信息的轿车白车身高质量高可靠焊装生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斩获一等奖。而在湖南沅江特殊教育学校的“爱心厨房—中西面点实训室”里,也正上演着另一种形式的就业探索。
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汇成百年专项基金发起人周文强及其团队的努力。他们以“分层赋能、精准破局”的思路,为不同群体搭建就业桥梁,走出了一条从能力孵化到岗位输送的公益新路径。

赛事搭桥:为青年插上创业翅膀
“青领杯”构建了“赛前赋能—赛中淬炼—赛后孵化”三位一体的闭环体系,致力于将创意真正推向市场。截至2025年11月,该赛事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吸引了大量项目参赛,部分获奖项目已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在带动就业方面起到了一定成效。与传统赛事不同,“青领杯”不仅关注项目的创新性,更看重其就业带动力和社会价值,突破了比赛即终点的传统模式,逐步成为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

技能实训:为特殊群体铺平就业道路
在长期的公益实践中,汇成百年专项基金逐步认识到,对特殊群体来说,掌握一项技能是他们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支撑。
2025年10月,基金会在湖南沅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启动“爱心厨房——中西面点实训室”,为学生们提供真实可感的技能培训和操作环境。该项目也是对国家《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积极响应,他们一直希望通过捐赠实训设备、搭建实操平台、对接企业资源,构建一条从技能学习到岗位就业的完整链条,为特殊青年铺设一条可行、可持续的就业之路。

模式创新:公益基金的可持续基因
作为由财商教育领域从业者发起的公益基金,汇成百年专项基金的探索具有独特性。它不依赖单一捐赠,而是通过整合资源、链接产业构建可持续模式。基金依托汇播学堂的课程体系,将部分优质内容公益化,为广大青年提供学习资源;同时联合更多企业,建立企业需求库,让培训内容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从吉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到湖南的爱心厨房,从高校毕业生到特殊群体,周文强及汇成百年专项基金的实践证明了,破解就业难题需要的不是“一刀切”的帮扶,而是“分层施策、精准赋能”的智慧。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cxw.tpykjw.com/8611.html
